牙商
牙商,即旧时集市贸易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中间人。起源很早,汉代称说合牲畜买卖的牙商为“驵会”。唐朝发展到各种买卖,有“牙郎”、“牙侩”、“牙人”、“牙子”等名称。唐末以后,营业范围扩大,牙商众多,才有行会组织“牙店”,或称“牙行”,负有代官府监督商人纳税之责任。明代有官牙、私牙之别。官牙由政府指定,私牙也须政府批准并取得印信文簿后始得营业。据《清会典》记载,清代“凡城庙衢市,山场镇集,舟车所凑,货财所聚,择民之良者,授之帖以为‘牙侩’,使之辨物平价,以通贸易。”清代严禁州县滥发牙贴,禁止私立牙行。
牙行所领凭证称为“牙帖”。牙帖分三等九则,但同等同则税银复有参差。清朝末年,同官县(今铜川市)领有三张牙帖,其中杂货行、炭行、陈黄红粟行各一张,都属三等下则。牙行交纳的贴费及税银合称“牙银”。清末,陕西省额定牙税银2265两2钱,其中同官县额定20两。
到了近代,牙商又称“经济”。其经营活动,以乾县骡马部为例:
经纪人随时观察着市场的动向。当他发现有人牵着牲口入市后,便主动迎上来,问道:“唉—乡党,你来了。你今天拉的牲口想要个啥价呢?我给你帮忙,找个合适的(买)主。”卖主同意后,经纪人便仔细相牲口。他们都有相牲口的丰富经验,掌握不少相牛相马的谚语。例如:“牛五岁生六牙,六岁生边牙,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岁后牙提升”。“耳朵插花,不聋便瞎”(牲口耳朵前后错开摇摆,耳朵和眼睛有毛病),“两眼暴红筋,不咬便抵人。”“前峰高一掌,犁田如水响;腰长肋巴稀,定是懒东西”。“鞭子尾巴,案板脊梁,乌眼黑蹄,拉断铁犁。”等等。经纪人当着卖主的面,指出牲口的缺点,要求降低售价。此后,他们用“捏码子”的方式讨价还价。经纪人接着找到买主后,赞扬牲口的优点,又用“捏码子”来商议价钱。成交时,卖主给经纪人一笔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