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地坑院
2018-8-25 11:53:59 来源:三秦游 查看/发表评论
凤翔民间乡村地坑院实际上是古老“天井式”窑洞的变种。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独特的民居形式,在西府土原地区分布较广,其中土原以西的长青、陈村、尹家务;土原以北的唐村、柳林、汉封、姚家沟、董家河、糜杆桥、涧渠的地坑院建筑群最具代表性。这里古时依山临水,沟壑纵横,且黄土层厚,结实,不易坍塌。每到冬天常常北风凛冽,寒冷无比,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为了抵御寒冷,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找到了“地坑院”这种既经济又适宜的民居形式。
地坑院的建造方法是:在相邻的沟壑或较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十五米至二十米以上,然后在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在其中一孔作为“门洞”的窑洞内挖一条斜坡通道直接通向地面。地坑院边缘的沿上和通往坑底的坑道四周,用土墙或用青砖砌出高约三十到五十厘米的“拦马墙”,这些矮墙既可以防止地面雨水灌入,对于在地面活动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警示,同时又可以起到装饰美化地坑院的作用。
地坑院内各个窑洞依功能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茅窑、门洞窑等。院子的中央通常是小菜园,菜园的边缘修有宽约一米五左右的环窑洞走廊,在菜园的一旁要挖一眼约四米深左右的渗井,用来蓄积过量的雨水供日常使用。据考,地坑院按照主窑所处方位的不同,又可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每个地坑院中通常还会栽上一棵核桃树、梨树、桃树或柿子树,树梢高高伸出地面,昭示着主人家的人丁兴旺。
据现保存完整的地坑院的长青镇团庄村八十高龄的老人张生瑞说:地坑院在建筑过程中,从选址、定向上都有机地融入了八卦的原理,包含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种民居建筑既省工省料,又经济实惠,而且具有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的特点,是西府黄土原上独具特色的民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现在这种居住形式已经罕见了。据考证,地坑院这种建筑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穴居”发展演变历史的实物见证。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1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