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岁时节俗
第一节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从除夕的前几天起,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日,历时20多天,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行侗编《韩城县续志》载:“元旦前一日,贴门神钟馗,换桃符,贴春联,挂钱马,插柏叶于门首。宅中高悬宝盖,旁系以竹叶、木炭,焚香安神。五鼓燃烛祀天地、家宅六神及祖先,大放爆竹至竟夜。黎明着新衣,拜尊长亲友。如路逢,一揖即拜,随以新春恭喜相称贺。初二日,婿同妇拜丈人、丈母,甥拜舅家,迟者辄获罪。初三四以酒食相招,谓之‘吃节酒’。五日忌出门,谓之‘五穷’。十四夜试上元灯,十五夜祀诸神,大张灯火。南北二街结鳌山各一,其他街巷灯火荧荧星灿,放花炮,士女竞观。或陈剧戏,列珍玩,笙箫如沸,看月游灯,谓之‘闹元宵’。十六日蒸食送女,兼请新婿并女之新嫁者。是夜观灯尤盛,女多集柏树下,名‘游百病’。十七夜,以残炬送道旁,为‘送毒虫”。
民国时期,仍依清俗,唯送“五穷”、“送毒虫”等已不多见。解放后,封建迷信活动越来越少。80年代以后,年节风俗简化,群众贴对联,放爆竹,走亲访友,各级政府组织慰问烈军属、老干部等。焚香敬神者大为减少。守岁的内容变为围坐电视机前欣赏文艺节目。但请客送礼、铺张、赌博之风有所抬头。
第二节 清 明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扫墓俗称“上坟”,到这一日老年人率领子孙,到祖先坟墓前,插柳枝,烧纸钱,行跪拜礼。民国及其以前,各村镇有合族集体祭祖扫墓者,但女孩不能参加。节日前后,还要为出嫁的女儿“送节”。一般是给女儿送枣糕馍(圆盘形,双层,中间密排红枣,正中夹一鸡蛋),给女婿送独食馍(内包一鸡蛋)。解放后,合族祭祖扫墓者逐渐消失。党政机关、学校在清明节时,多组织干部、职工、学生,隆重祭奠革命烈士,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第三节 端 阳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清康行侗编《韩城县续志》载:“五月五日饮雄黄酒,戴艾叶,金彩绣馄饨系臂上,幼童女以艾虎悬胸前,用五色线结彩绳系手足,谓之‘长命索’。又以彩串馄饨戴头上,食角黍粉团,且相赠送,或献官长。望后数日,女之已嫁者必归宁。”建国以来数十年,过端午节的习俗依旧。当日晨,门插艾条,食粽子、甑糕,小儿饰戴五彩绳、各式香包。节日前数日,还要为新嫁女送竹帘、花串串、粽子、馄饨馍等。
第四节 七 夕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相传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清康行侗编《韩城县续志》载:“七月七日夕,妇女乞巧,设香案,陈瓜果,以麦豆生芽,长尺许,列案上,名为‘巧芽’。又以金针(按:多为取一巧芽茎)漂在水碗中,灯下视所照影,以验巧拙。皆望天河祷织女,以是夕天孙(按:即织女星)渡河会牛郎故也。”民国时期,还有搭彩棚乞巧者。
解放后,只在节日前为出嫁女儿送五果花摸,并为男孩蒸砚台馍,为女孩蒸壳儿馍(韩城方言把放针线锥剪的柳条筐叫壳〔qlol〕儿),为长者蒸瓜儿馍,为幼童蒸笼笼馍等。
第五节 中秋、重阳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系由古代秋分祭月习俗演化而来,又名团圆节。节日中午吃饺子,晚间全家团聚赏月,吃月饼、瓜果。农家多以自制糖馍代替月饼。
此外,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旧有登高、赏菊之俗。每年冬至日,城乡居民多在早晨于自家门外烧纸被子,表示给祖先添棉被。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