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公众号 | 微博 | 意见反馈 | 上传图片 | 手机版
三秦游民俗
旅游资讯 | 活动线报 | 三秦景点 | 旅游攻略 | 三秦美食 | 三秦特产 | 民俗风情 | 旅游年票 | 电商分销 | 老龙窝酒 | 搜索
每日更新 | 旅游票务 | 三秦影像 | 三秦名人 | 三秦历史 | 三秦文化 | 旅游视频 | 热点评论 | 产品溯源 | 微商货源 | 投稿
首页 | 陕西民俗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韩城市民俗风情列表 > 正文

韩城党家村趣话

2016-10-29 10:23:02  来源:韩城市政府网  查看/发表评论
前言  

    党家村的民居建筑已经举世闻名,称为“民居瑰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教授查理说:“东方的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的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日本学者称党家村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党家村已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并被陕西省定为“历史文化保护村”。吉春先生是国内外著名学者、作家,炎黄民间文库副主编,他不仅在司马迁研究上颇有建树,而且在文学创作领域成绩卓著。《党家村趣话》是他参观考察党家村数十次,亲自采访该村长崐者数十人之后所写的新作,对了解党家村的来龙去脉,研究党家村的历史和民居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均有一定的价值。
 
1、为何称民居瑰宝 
 
    党家村位于韩城市东北9公里,西庄镇东南2.3公里,泌水河北岸。元代至顺二崐年(1331年)始建村庄,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兴建寨堡,俗称党家圪崂。全村现有332户,1347人,耕地2220亩。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多次到党家村考察研究,对其民宅建筑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为“民居瑰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查理教授说:“东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日本学者称其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国家文物局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认为它是“国内少有的一处古代民居”。1986年,韩城市政府指定此村为“历史文化保护村”,严禁新建、拆迁、维修,要保留原有建筑格局和风貌。如今,陕西省已将其列为“历史文化保护村”,并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成为旅游参观的重地。
 
    清朝乾隆以后,党家村的党、贾两姓因为农商并重,绝大家庭都走向富裕道路。
 
    俗话说,有钱兴土木。在清朝嘉庆、道光、咸丰三代时期党家村逐步拆除旧的土泥房屋,统一规划,建起了两个方园形村落四合院,一个是党家村本身,另一个是防盗的泌阳堡寨子。
 
    党家村的四合院,一般占地四分左右,呈长方形,四周由厅房、两座厢房、门房四座房屋围成,以厅房为首,门房为足,左右厢房为双臂,拟人化,寓意深刻。院子青砖铺墁,院中设天心石,靠房屋一圈铺高硷子,下雨走过不淋雨、不湿脚。
 
    房屋建造为砖木结构,青砖墙,灰瓦顶,木头架。因此木、砖、石三雕俱全,房顶有雕精致的脊兽。一般四合院为二层楼房,上库下宿,房屋间数为单数,按八卦阴阳之说单数为阳,故厅房三大间,门房小五间,厢房三间或五间。厅房为供祖和设宴之所,高大宽敞,前檐多歇,装置有万字、菊花、艾叶等图案的活动屏门;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大门是四合院的出入口,全是走马门楼、装饰十分讲究,气势浑厚,华丽朴实。门外设有上马石、拴马桩,门楼两侧饰有博古、福禄、八卦、崐花卉、人物、禽兽等形式多样的砖雕峙头,门墩为石雕,门簪、门眉为木雕;门内正面有照壁、砖雕诗文或绘画;门额题字光彩夺目,反映出宅主的***地位、文化素养、精神面貌,诸如“进士第”、“世进士”、“世科第”、“明经第”、“登科”、“文魁”、“太史第”、“忠恕”、“宣德居”、“孝第慈”、“和为贵”、崐“谦受益”、“树德第”、“承天体”、“天赐吉祥”、“居之安”、“贻谋燕翼”、“耕读第”等等。
 
    咸丰初年,南方有太平天国革命,北方有陕西回民起义,党家村殷实之户,为避防荒乱,发起修建泌阳寨子。他们在村子北边的坡崖上规划了宅基地50户,谁家要庄基,每户须预付纹银500两,由村上统一建造。酬下25000两银子后,先修筑了一圈城墙,石铺巷道,打水井二眼,建涝池一个,铸造土火炮数十门;然后每户划崐宅基地3分,以拈阄形式确定每户位置所有权,各家自己修建宅院和四合院房屋。咸丰三年(1856年),城墙和设施全部完工。他们又把村中丁字巷口天哨门都修建起来,建哨所新旧共25处。至此,村中和寨子共建四合院144院,祖祠10座,马房27院,形成今日之规模。
 
    党家村村落和民居建筑的特点是:选址恰当,环境优美,布局严紧,错落有致,曲直有序,主次分明,建筑精户,美观实用,风貌古朴典雅,文化气息浓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观赏等价值。
 
    目前,党家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四合院125院,按照建筑年代和建筑质量可分为三级,其中一级26院,二级42院,三级57院。
 
    在党家村中巷正对南边的照墙上,书写着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年木正夫先生对党家村民居的高度评语:
 
    “我曾到过欧、亚、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没有见到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修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民居村寨的活化石。”
 
2、党氏祖先是怎样来的憖 
 
    兵荒马乱,赤地千里。
 
    陕西朝邑且(后并入大荔县)的沙土地,因久旱无雨而干裂,寸草不生。
 
    第二年(元朝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的三月,青黄不接的难民们纷纷逃离朝邑家园,四处求生。
 
    逃荒人流中,有个叫党恕轩的壮汉,拉着饥饿多病的弟弟,在父母坟前跪拜一番之后,朝东北方向而来。
 
    兄弟俩沿路乞讨,饥肠辘辘,且人多争食,挤不到锅边。恕轩的弟弟不小心碰了一个客官的饭碗,将米汤倒在地上,遭到客官的唾骂:
 
    “眼瞎了!挨刀的!你给我赔!”
 
    恕轩正端了一碗米汤出来,看见客官正骂弟弟,一阵心酸,便将饭赔给客官,作揖道:
 
    “客官,请原谅,我弟不小心碰了你,请吃这碗好了。”
 
    恕轩兄弟干瞪着眼,让客官吃了自己买的那碗粥,肚子更饿了。弟弟忍不了,便趴在地上,用手抓那洒在地上的米汤,连米带泥塞进嘴里。
 
    党恕轩领着弟弟继续向北走,过了合阳,来到百良塔旁,弟弟的肺病犯了,气喘难行,还出现阵咳,进而咳出了鲜血,瘫倒在地上,口中断断续续地说:
 
    “哥,我……不行了……你逃生路……吧,把咱党家的……香火……保……住……啊……”
 
    弟弟断了气,恕轩痛哭一场,寄埋了尸体,做了记号,自言自语地说:
 
    “弟弟,你暂安息吧。等哥哥发了家,一定搬你的尸骨,也建一座这样的塔!”
 
    党恕轩只身一人,背着个包袱,朝韩城县而来。天快黑时,来到大朋村,这儿是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的地方,村北边是魏长城遗址。
 
    他进了村,听见了啼哭声,又听见了唢呐声,一定是谁家的人去世了,过来哩。恕轩一想,对,到过事的这家去讨碗干饭吃,不会被拒之门外的。
 
    他寻哭声而走,看见门口挂着幡,门两边贴着白纸对联,便进了屋,将包袱往桌一放,坐在凳子上休息观看。
 
    端盘子的帮忙人以为他是客人,急忙端来了两碗米饭,递上筷子,说:
 
    “人多,顾不到,请自便。”
 
    饿了两天的党恕轩,感谢这过事的家,感谢这帮忙的热情客人!他热泪盈眶地狠吞虎咽起来,一会儿功夫便将两碗米饭吃行干干净净,一粒未剩。
 
    恕轩吃完饭,提上包袱,向帮忙的打个招呼,急忙出了门,晚上睡在场边的麦积子内。
 
    天麻麻亮,恕轩下芝川,过八仙镇,毓秀桥,上死牛坡,下寺庄河,看见东边沿河一片绿色,夕阳灿烂,无风无尘,空气清新,好一派川道田园美景!
 
    他不想再北上了,便顺河东下,来到了这泌水河谷的北土崖下的“东阳湾”(即今之党家村小坡崖,又称吉家崖)。
 
    当时,这东阳湾还没有人家居住,崖上仅有白庙(今之饲养室位置)一座。
 
    党恕轩夜宿在白庙内,第二天借了郭家庄一户人家的一斗谷子和一把镢头,便在东阳湾开垦河滩地,在北土崖边打了个土窑洞,定居下来。
 
3、党贾联姻的秘密 
 
    元朝顺帝末年,贾百通夫妻告别了山西洪洞县老家,从老槐树下出发,来到了陕西韩城县经商。
 
    贾百通来韩后,先寄居于西城乡的贾村,后移居于薛曲之土门口和县城。
 
    到了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的时候,贾姓来韩第五代贾连,长得胖瘦适中,圆花大眼,精明能干,能写会算。
 
    一天,贾连正在杂货铺营业,抬头一看,见一老汉领着一位水灵秀气的姑娘进店买东西,便热情招呼,给老汉递烟递茶,问道:
 
    “老人家,你想买什么?”
 
    党氏老人说:“小伙子,快到年关了,你把店中的货物每样取上一件,包好。”
 
    只见贾连喜笑着,麻利地从货架上取着百货,一件一件的放在柜台上,他的手又伸向挂着的红头绳,笑眼瞅了一下低头站在老汉跟前的姑娘,忙问:
 
    “红头绳也要吧?!”
 
    党氏老汉抽着水烟,答道:“要,要,给我这孙女拿上两条,还有那发卡……”
 
    党氏孙女摇着爷爷小声说:“我要那红花蝴蝶的发卡。”
 
    党氏老汉大声说:“要那红花蝴蝶的发卡。”
 
    贾连又望了姑娘一眼,姑娘正看那发卡呢,两双目光正碰在一条视上,姑娘很快低下了头。
 
    贾连把货取好,清点着:“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加八,加九加十加十一……”
 
    党氏老汉问:“多少吊钱?”
 
    贾连:“大爷,正好百吊。”
 
    党氏老汉从背褡中倒出所有的钱,数了数,九十九吊,差一吊钱,说:
 
    “小伙子,差一吊钱,我下次来县城给你补上,我家住北原党家村。”
 
    贾边忙说:“九十九吊就够了,这红头绳和红发卡就送给孙女吧。”
 
    党氏老汉问:“小伙子,你真会做生意你老家不象是本地人吧?”
 
    贾连回答道:“听我爷说,我老家原在山西洪洞县,经商来到韩城,先住在北原贾村,后来买了这城内门面房。”
 
    党氏老汉高兴地说:“贾村,离我党家村不远。那贾百通是你的祖先了?!”
 
    贾连惊讶地问:“对,是我贾家来韩的始祖,到我们这一代已第五世了。老人家,你怎么知道我祖先的名字?”
 
    党氏老汉捋着胡子回答:“我见过贾村的家谱。”
 
    贾连忙说:“噢,噢,原来如此。老人家,再坐坐。”
 
    党氏老汉说:“不坐了,我们还要赶加去哩。秀儿,走”。
 
    贾连帮老人背上货物,送到大街上,眼看着爷孙俩朝北走远了。
 
    过了年,贾连托贾村族人去党家村说媒,一说便成,择吉日完婚。
 
    又过了一年,贾连和秀儿抱上儿子贾璋,到党家村拜年。
 
    因贾璋与党家成了郎舅关系,到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贾璋便移居党家村居住了。
 
4、贾姓河南经商在何处 
 
    清朝乾隆初年,党家村贾姓第十三世贾翼唐来一河南省南阳府郭滩镇,摆起了小摊,经起了商。
 
    由于贾翼唐艰苦创业,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起来。遂成立了“合兴法”号。他需增加人员,就吸收本村子弟来当学徒。
 
    在清朝道光年间,“合兴法”号迁移到南阳的赊旗镇,就是现在广告上的“赊店老窖”的地方。这赊旗镇,在当时很有名气,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镇镇”、河南的“朱仙镇”齐名,为全国“四大镇”之一。
 
    商号拥有赊旗镇太平街全部街房和号中专用城门一座,城内即是商号,城外即是唐河,有木船多只,货物搬运装卸非常方便,往南则达汉口、湖南、广东佛山等地,贩运小麦、芝麻、香油、酒、北方药材等,从南边返回则贩运杉木、茶叶、麻织品、瓷器、南方药材等货物。
 
    “合兴法”号还通过官署发行“贾券”。这种贾券,类似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当时可以在市面上流通,并可兑换现金。这种券代替现金流通于南至汉口,北达陕州一带。
 
    贾姓在河南经商持续百年之久,成为宛南(南阳地区)有名的巨商。不仅拥有庞大的流通经商资本,五百余名雇员,而且占有土地五万亩!
 
    清朝咸丰初年,洪秀全在南京成立了太平天国,“合兴法”号的货物往南受到阻碍,又因时局动乱,东贾设立“三义法”号,西贾设立“德盛元”号,西党设立“玉隆志”号、“玉隆汇”号。
 
    贾姓和党氏,虽然在外经商,但都不忘党家村之根本,每年都有镖驮往家乡驮银子,可谓“日进千两”。当时由于没有火车汽车运输工具,只能用牲口驮运。由于路途遥远,恐怕路上遇上盗匪抢劫金银,雇用正武艺高强的保镖,护送牲口驮运回韩。
 
、党氏河南经商兴衰如何 
 
    大约在明朝中期,党家村的贾翼唐,年轻力壮,心灵会算,他不甘在本地受穷,便骑上一头灰色毛驴,走呀走,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河南南阳的赊旗镇,住了下来。
 
    开始,他办了个窑,烧起了瓦罐,在南阳一带卖掉,收入渐渐地多了,他就在当地买房置地,又将地租出去,收租子。
 
    到了清进乾隆年间,贾翼唐的后代贾大有,将党家村的党氏三门一人带去河南,办起了木厂,经营椽买卖,从南阳一带扩展到湖南襄樊等地区。由于木厂生意好,就用银子大量买地。在鼎盛时期,买地多达几百顷。
 
    后来,生意不景气了一段。
 
    到了清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天国在南方起事,运河不通行了,南北的同货又从河南南阳一带经过,党贾的生意又红火起来。
 
    党氏二门在河南瓦店镇做棉花生意,开始在郭滩袁滩,后也开木厂,分东厂、西厂,又烧瓷器,又贩盐,又贩糖,贵号买地80顷,四个弟兄(镇疆、客疆、卫疆、守疆)都发了财。每月从河南雇“膘驮子”往陕西韩城驮银子,党启全家放鞭炮迎接膘驮子,穿上袍子敬神,保佑银子安全运回党家村,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党家村的寨子就是咸丰时筑的,村内也盖了不少四合院。
 
    光绪时期,由于平汉铁路通车,河南的生意跨了。
 
    民国初期,党前列老人精灵会算,外号叫“二凭”,放帐,一天进50个宝,在晋南、陕东一带很有名气。河南当地一些农民有了纠纷,就说:“咱们到号内去评崐理!”有的农民将钱放心地存到党氏商号内,可见当时党家商号的威望之高了。
 
    当时,韩城流传着一句最富村庄的顺口溜,就是“东丁西杨南胡北党”。“东丁”指东原丁家村之丁家,“西杨”指西山杨家坪之杨家,“南胡”指英山彭村之胡家,“北党”即指北原党家村之党家。
 
6、四合院不落尘的奥秘 
 
    明朝初年,朱元璋坐了皇上,但他不忘自己曾经讨饭时的心酸,得知党家村始祖党恕轩逃荒要饭的实况后,便赐给党氏后裔一颗“避尘珠”,防止沙尘落入村庄田地,使人们安居乐业。
 
    这颗“避尘珠”,被党家村族人安放在村边的土地庙中供奉,并派人日夜看守。
 
    这颗宝珠,在夜晚,发出烁烁亮光,象夜明珠那样。这种光芒,尤如探照灯,扇形辐射,扇把光源在下。
 
    每到半夜三更,漆黑夜晚,这种光芒看得最显,四射的光芒,笼罩了党家村上空,从北边崖顶弧形跨入南边泌水河滩,象一片黄纱帐子漂在空中护着党家村这块净土。你如果睡在麦场上,半夜里,仰卧着向天空细望,只见那从崖顶刮来的北风,带着沙尘,徐徐从黄纱帐子上滚过,落在南边的河滩中。
 
    这就是“避尘珠”的神奇魔力,它阻止灰尘沙土落下村庄,漂向远方,使党家村的四合院房顶不染尘,永远保持新净洁美,巷道也和水洗过的一样,无泥无沙,路面光亮。
 
    “避尘珠”的神话,在当代科学发达之时,已由中外建筑专家解开了谜底。
 
    这些专家列举了“五种因素”来证明党家村不染法:一是地理位置优势,党家村位于泌水河谷,地势低,北边是高崖,具有挡风避尘作用,这儿常刮西北风,当风吹来时,尘土便随风落到河谷,被河谷之风吹走;二是自然气流上升,河谷气温高于崖上塬地,使灰尘难落;三是“宝葫芦”地形更温暖,绿树覆盖面多,地面扬不起尘埃;四是建筑奇特,全村一律砖瓦房,四合院,杂草难长,且巷道全部青石铺路,无一处土路土墙,本身尘土很少;五是优良民风民俗,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扫门道不和外村一样,他们是由外向内扫,不许灰尘风扬巷中,尘土在四合院中垫厕之用。
 
    以上这“五因避尘”之说,比起前边那神奇的“避尘珠”的传说来,要科学的多。
 
7、文星塔为何东南角无窗 
 
    党家村东南角,有一座七层阁楼式六角形砖砌宝塔,称为文星阁。是村中八景之一。
 
    这座宝塔,高37.5米,围19.5米,系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建,光绪年间重建的。一层洞额书雕“大观在上”,二层为“直步青云”,三层为“文光射斗”,四层为“云霞仙路”,五导为“参笔造化”。
 
    相传,当时建此塔的用意,是根据风水学说中“取不尽西北,补不尽东南”十个字的意思而构想的。一方面为促使党家村风脉兴旺,文风更盛,人才辈出,光前裕后;另一方面则含有防止好风流的秘密。塔的东南边无角无窗便是证据。
 
    村中老人回忆,传说文星阁塔原为木塔,塔内原供奉党姓始祖塑像和牌位。重建砖塔后,一层至五层才供奉孔子、孟子、颜回、曾子、子思等木雕牌位,六层塑有奎星神像。
    木塔始建于何朝何代,无法考证。传说为木塔因临近麦场,有一年夏天麦子上场后不慎失火,将木塔烧毁。
 
    据贾幼捷老先生说,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村中老人和主管村行政事务的公直商议,决定在原塔基上重建砖砌的文星阁,选出经理人员负责工程,经两年施工,完成了基础工程和第一层。为了塔基坚实,停工两年之久。
 
  ,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又开始建筑。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七月盖顶,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二月竣工。
 
    文星阁楼竣工后,由于时局动荡,没有举行“开光”那样的庆祝活动,没有唱戏,没有捐银仪式。
 
    后来,村内有二十余家组织成立了“文星神会”,捐资作为基金,推选经理负责放贷收利,又负责春节、元霄节购置贡品、香烛、表、炮等敬献神灵。神会成员编组轮流在春节、灯节期间于文星阁每层窗两边悬挂红灯,在第一层亭前挂火牌火对。远看如两串明珠灿烂地由空中吊下,极为壮观。
 
8、贞节碑的来历 
 
    在纪念碑的东边巷道不远处,坐北向南圪立着一个高大的雕刻精细的贞节碑楼,非常引人注目。
 
    这座贞节碑楼,有200余年历史。系砖雕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贞节碑楼中,筑着贞节碑。碑上方横刻着“巾帼芳型”四字;碑中间竖刻着“旌表敕赠徵仕郎党伟烈之妻牛儒人节孝碑”十八个大字。碑两边竖刻着“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编音伊迩载扬其光”小字对联,以表彰牛儒人这位守贞节的贤淑德孝之妇女。
 
    相传,这位优秀的贞节妇人楷模牛儒人,有着动人的守节故事。
 
    在埋葬党伟烈之日,其妻牛儒人披麻戴孝,痛哭流涕,被人搀扶,随着起灵的队伍来到坟地,当灵柩下葬到墓穴内,正在人们忙着垫土的当儿,她猛扑过去,跳下墓坑。人们被惊呆了,急忙喊着“救人”。当一个年青力壮的小伙,跳下去拉她上来时,她挣扎着不上,哭着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生是伟烈的人,死是伟烈的鬼,我要随伟烈一块到阴间去!”
 
    埋葬了党伟烈之后,牛儒人承担了家庭的所有活儿,孝伟烈父母,贤慧至极。每日清晨起床,先到父母房前问安,倒了尿盆,按《朱子家训》“洒扫庭除”,担水做饭,下地干活,割背畜草。
 
    牛儒人二十年如一日,勤俭治家,尽行孝道,埋葬了两位老人,有人劝她改嫁或招夫,她坚心不动,仍是那句“生是伟烈人,死是伟烈鬼”!她目不斜视,路上或巷道迎面碰上男人,她立即低头,不语而过,因为“男女受授不亲”的孔孟之道在她脑子里扎了根。“从一而终”是她守节的思想根基。
 
牛儒人终于用她的言行,赢得了封建时代贞节的荣誉称号,她死后,人们将她与党伟烈合葬一墓,并呈报官府批准为她建立起一座贞节牌楼。
 
9、偷龙王是怎么回事 
 
    党家村有个偷龙王祈下雨的风俗习惯。
 
    每遇夏秋两季几十天不雨,红日当空,庄稼快要旱死之时,有人便在村中巷道高喊:“请龙王哩!请龙王哩!”
 
    听见喊声,各家各户便在晚上不约而同地集中于村口,派几十个小伙子去临村,将井台小庙中之龙王塑像偷上,跑回本村,供奉于打麦场的碌碡之上,神面朝南,让白天晒太阳。人们在碌碡之周围,用白石灰洒线一圈,天天有老太婆烧香跪拜,祈求龙王下雨。这既是尊敬龙王,又是虐待龙王。
 
    在晒龙王期间,全村人“断屠”,就是不准吃肉、吃葱、吃韭、吃蒜。
 
    一旦祈雨成功,天降甘霖,材长就要组织送龙王的活动。他们按照家庭的经济情况分担任务,即所谓“有钱者出钱,无钱者出力”。富户分派搞“花杆”、“花崐绕”、“挠杆子”;贫户分派“敲锣鼓”、“响炮”、“抬神楼”、“搭彩旗”和打杂。制作“花杆”,需买一丈高的木杆,细头半截用五色彩绸扎绣球四层,每层用四根铁丝向周伸出一尺长,铁丝尖端焊接小碟,碟中粘上各种古玩。“花绕”则是在六、七尺高的绕上,用高档色纸制作上花子八至十个。“挠杆子”是在一丈余的细竹杆上,用彩绸缠全身,扎彩球四、五个于杆身,尖端有小方旗系上铜、银小铃若干。
 
    送龙王神的活动热闹有序。首先是二、三十人的“响炮”队伍开路,或一齐放炮,或轮流响炮,直震得山摇地动。接着四、五十面铜锣相对排列,四个敲鼓的间隔于铜锣队中间,鼓上围有绣花裙;挠杆子在鼓前左右摇动,戴着墨镜十分惬意,搭彩旗的五、六对人随行于后,还有敲小铜器的八人;老人若干,手执焚香,最后才是将重塑的龙王神像供奉于神楼之中,四个抬着,送于临村水井台上的龙王小庙中,老人跪拜,点烛焚香,悬挂感谢牌匾一面,上写“甘霖普降”。
 
10、赛庙会的由来 
 
    在旧社会,党家村参加的赛庙会,最热闹的要数法王庙会。
 
    提起法王庙会,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相传在宋徽宗时,皇帝的母亲病了,御医怎么看也治不好。一天夜晚,宋徽宗似梦非梦,梦见房寅告诉秘方,其母病愈。皇帝梦中询问房寅大师住址,房寅仅言,在“槐柏相抱处”。于是,宋徽宗派宰相四处寻找,结果在韩城西庄井溢村找到了,皇帝就为房寅建立了“法王庙”。
 
    有了法王庙,就出现了赛庙地。每年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十八日,西庄地区的八社都象送龙王活动那样上庙。八社为上干谷社、下干谷社、郭庄社、柳枝社、井溢社、西庄社、杨村社。党家村属于下干谷社,因为党姓祖先籍属同州府韩城县山冥乡千谷里四甲,一直沿袭下来。
 
    赛庙会期间,规定家家户户都得出人参加全村编成10多个小组,名单写在一尺宽、五尺长的木板上,谁敲锣,谁打鼓,谁挠杆,谁响炮,谁作油食,谁宰羊,谁抬贡品,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闪失。
 
    在封建社会,无人不迷信神灵。因此赛庙会非常积极,各社都争第一。如果哪年哪社到庙的时间最早,就被视为对神最忠。所以,一逢庙会,天不明甚至半夜起床,组织好队伍,开始向法王庙进发。为争第一,常常两个社的人发生争执,还会出现斗殴现象。
 
    除了八社上法王庙会外,党家村本身还有不少庙会。屈指数来,有“观音会”、“娘娘会”、“马王会”、“龙王会”、“瘟神会”、“文昌会”、“灯山会”、“财神会”、“药王会”等。
    每个神会成立时,把会员编成若干小组,以便赛会时轮流做赛,各会员捐银若干两,作为赛会基金。这些基金,由“管匣子”(经营主管人员)负责放贷和收贷或收利,为赛庙会的花销。敬神必须油炸轮儿、麻糖,各会员得捐献清油,又得捐收白面,每户一斤,赛毕每户分一斤油食。
 
    党家村本村庙会,人数最多的要数“马王神会”。这个神会,入会人多,且基金雄厚。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三天时间,除炸油食外,还演小戏,白天木偶,晚上皮影。这些庙会,都在各自的庙宇中举行。党家村东头的庙宇有:“菩萨庙”一座,有享殿五间,献殿三大间;“娘娘庙”一座;戏台一座及官房一院;“关帝庙”一座,有享殿三间,献殿三间;“火神庙”一座;“马王庙”一座,有享殿、献殿各三间;“财神庙”一座,有一大间房;碑亭两间,立碑石10个,刻有建庙修庙捐献布施人员姓名及捐银数目;还有庙大门房三间,大门一座,角门三座,庙院墙一周。
 
11、如何严防劫贼 
 
    1927年(民国十八年)冬天,盘距在黄龙山的梁占魁土匪,夜晚下山到韩城西庄,将县内第三高小20余名师生绑票到黄龙山,传言用钱赎人。
 
    这绑票案,也使党家村民众十分恐慌。拉去的师生中,有党家村两名学生,叫党永禄、党永怀。后来,以两千元赎回了党永禄,造成党永怀饿死于匪窟中!
 
    为严防土匪抢劫,保护党家村富户财产,村长贾焕民组织防范,召募本村壮丁30名,都是在军队不过兵的人,编为两个班,每班设正副班长各一人,每人装备旧式土枪,还买来三支老步枪,又将泌阳堡屯子的土火炮让铁匠换成土地炮,由壮丁队早晚负责埋放和收回,规定的戒严时间为日落后和次日日出前,禁止人通行。
 
    该村在村内村外的墙上,粉三尺正方形白灰一片,用黑笔写上“夜埋地炮行人止步”八个大字。
 
    除村东村西砂哨门外,其他哨门全部封锁不开。白天,村东西哨门有壮丁轮流站岗,盘查行人,如有进村走亲戚办正事,壮丁以便将前来的人领上,交给所找之家,保证不出问题。生人无事,坚决不让进村。
 
    一天夜里,只听地炮“咣”地一声巨响,结果发现打死一只恶狼。
 
    又一天半夜,地炮响后,还是炸死一只狼。
 
    还有两个晚上,地炮打伤了两个不遵守戒严时间,擅自出村之人……
 
    从此,党家村防盗之严,地炮威力之大,使全县皆知,远近闻名,土匪闻风丧胆,没敢来进犯党家村。
 
    每年冬天,壮丁队除鸣锣集合村民打扫积雪和河上搭木板桥外,坚持巡罗守夜。他们将夜里分为一至五列,一更敲一下锣、二更敲两下、三更三下、四更四下、五更五下。
    壮丁队及扫雪的工钱,由村中官产开肖,不够时由村民分担。党家村官产有:土地60多亩,全部租与村民,村上每年收租银;西庄镇闹市有街房两院门面八间,出租于经商人。这两项官产的租金,作为村上公用的开销。
 
12、兵祸是怎样降临的 
 
    1918年(民国七年),靖国军秦宝善营驻扎韩城。
 
    由于该营军纪败坏,派款、敲炸、勒索、抢劫,无恶不作,遂激起民愤。
 
    韩城县北乡镇“保卫团”拥有30名左右团丁,由团长党德润(党家村人)率领,武装反抗秦宝善一伙兵痞的胡作非为,在小渠沟岸遭遇,双方激战,秦宝善营败回城内。
 
    农村九月初一日,秦宝善为了报复“保卫团”,率一营兵力入侵党家村。
 
    兵痞们先将党德润家正院所有房屋放火焚毁,然后在村中大肆抢劫财物。
 
    这伙兵痞再进犯泌阳堡屯子,因暗道城门封锁不得入,遂抓住党家村村民党向荣,逼令其叫开城门。
 
    党向荣喊:“开开城门吧!开开城门吧!”
 
    城上无人答话。
 
    兵痞又逼党向荣从城下水眼钻入,党向荣说:“钻不进去。”
 
    兵痞立即将党向荣杀于城门口。
 
    这时,泌阳堡屯子上有一人目睹了这枪杀情景,害怕了。于是将绳绑在后边城墙,自己抓住绳溜下城外逃跑了。
 
    由于搭在城外的绳子没有被城墙上的人抽回,造成兵痞顺绳爬上城墙,将屯子大门打开,使匪军全部入内。
 
    匪军撤走时,党家村花了一千大洋(银元),才将党兼洁和党向奎二人赎回。
 
13、救灾未饿死人的窍门 
 
    1929年(民国十八年),韩城发生了大旱灾,360天滴水未下。先一年7月因天旱小麦未播种。
 
    旱灾造成十室九空,富裕之家只得变卖浮物。党家村在这一灾年中,卖出嫁妆200多付(柜桌、大立柜、椅子、坐柜、铺盖、桌子、小椅子等),桌椅100多席(每席方桌一张,椅子一对,板凳两条),还有金银财宝、文物古玩不计其数。
 
    旱灾虽使党家村大伤元气,但他们毕竟是富裕之家,根底厚实,靠变卖度荒,维系生命。只有少数贫困之户,无粮进口,忍饥受饿,面黄肌瘦,生命垂危。
 
    于是,党姓家族老人开会,协商后决定将党家村村西祖坟几十棵大柏树卖掉,在祖祠办起粥馆,统计全族和贫困之人,每天每人供稠米汤一碗,维持生命。
 
    贾自温给本村困苦之人捐银元300,后村人在东头菩萨庙为其立碑一座。
 
    由于党家村团结互助,这场年饥未饿死一人。
 
14、不翼而飞的有哪些珍品 
 
    富裕的党家村,除了衣、食、住、行享受之外,还特别欣赏和购置字画、书籍、碑帖、文房四宝、古玩。婚、丧、嫁、娶的布置摆设也很豪华,如硬屏、软屏、绣花缎幛、缎绰、绣花围裙、绣花椅搭、纱灯、古瓷等。
 
    党家村原来较珍贵的文物有:
 
    村上公有的楠木架纱灯24对,灯高一公尺,直径70公分,灯上画的是整套《西游记》;
 
    党玉峰家又有意大利画家朗宁(慈禧太后聘他为其画像)所画中堂一帧,画面是一穗谷上立一只鹌鹑;
 
    党玉峰家还有22扇楠木硬屏一付;
 
    贾维敏家有古画家王石谷画的大中堂一帧,长5公尺,宽2公尺,画面是一条大鱼尾随一群小鱼;
 
    贾幼捷(曾任保长)家有本县状元王杰给他家所写的家信10封,“非礼忽视,非礼忽听”为题的八股文章一篇,篆字一幅,裱为笔帖式;
 
    贾幼捷家又有清朝状元张季直(江苏人)和清朝进士祁售藻(山西人)书写的对联各一付;
    ……
    这些珍品,都是无价之宝,可惜在“文革”破四旧中,有的烧毁,有的不翼而飞了!
 
15、台湾何人传言 
 
    党家村出生和长大的贾幼慧,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官费保美生,由美国斯丹福炮兵专校毕业,追随蒋介石到台湾,曾任国民党政府财政税警总团长、国防部外事局第一处处长、陆军训练副总司令、陆军中将副总司令、国民党总统府战略顾问。其三弟贾幼笃从17岁立即跟随这位长兄在外求学,曾任台湾高雄港务局和台湾航业局处长。
 
    七十年代,贾幼笃出于对蒋介石的效忠,在台湾发出狂言:“我的家乡党家村,被共匪早已炸平了!无家可归了!”
 
    针对党幼笃的传言,中央、陕西、韩城的统战部门,为了用事实驳斥假知,于春节期间组织西庄镇党家村民众,闹社火、踩高跷、耍狮子,游行于党家村的巷道之中。省上、市上录像、照像,热闹非凡。
 
    这套录像经过编辑,作为专题片送到福建沿海,面对台湾、金门、马祖诸岛播放。
 
    正好贾幼笃从台湾到金门岛视察,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大祟的录像和解说,惊呆了,惊喜了,指着电视机上的图像说:“看、看,快看!我们党家村的四合院还保存完好,我家的屋脊,清晰可见!”
 
    看罢录像,贾幼笃昼夜难眠,在台湾奔走秘传,给贾幼明(国民党审计部统计室主任)兄弟及党家村在台人士告知放录像之事,让乡党们高兴高兴。
 
16、三兄弟如何礼让分家 
 
    一百多年前,党家村三兄弟分家,不是争财打架,而是礼让三人,互相推让,一时传为佳话。
 
    这三兄弟是谁呢?原来就是党玉峰、党治国父子的祖先党子学、党天佑、党天保三兄弟。
 
    当时,三兄弟家贫,天保务农,天佑做小生意,供之学读书。天佑娶下甘谷樊家女为妻,过门那天,下甘谷送女的回村说:“唉!把掀女沟去了!客没走,上房便果馍哩!”
    “怎么上的房?”村人问。
 
    送女的说:“房低的太,搭个凳子便上房了。”
 
    一天,天佑从西庄集上贩粮回村,路过贾财主家门口(现村文化室),贾财主问天佑:“这几天干啥呢?”
 
    天佑聪明忠厚,立即回答:“倒集。”
 
    “不算生意,到河南干事不?”贾财主问。
 
    天佑急忙把驴一绑,给贾财主叩头道:“贾伯,承携了!几时去?”
 
    “你先回去和你妈、哥商量商量。”
 
    “没商量头。”
 
    于是,贾财主当即给河南赊店写了个信,天佑便到河南经商去了。后来,生意做大了,发了大财,当了总经理。天佑感谢贾财主说:
 
    “要是没有老东家,做不了这么大的生意。老东家在一天,我要报效一天。”
 
    后来,天佑独立做了生意,发大财,银子往党家村驮,盖了三院房(现大巷),又从后院盖了一条巷的房,还在寨子上盖了五院。
 
    户大分地,得分家了。
 
    天佑说:“河南、村中家产放在一块,三份平分。”
 
    举人之学说:“这家业都是二哥(指天佑)创下的,大哥(指天保)经营的。将村中给我一点就行,河南大业我不要。”
 
    天保说:“老二,老三说的对,我得分少一些。”
 
    由于互推互让,半年内就没分成家。
 
    后来,还是族内长辈硬给指开了:之学占寨子上四院次房;天佑占村中一院,寨子上一院;天保占村中下巷几院。河南生意四份分:天佑分两份,天保、之学各一份。
 
17、党贾有多少名人 

 
    辛亥革命以来至解放前,党家村大学毕业的5人。其中北京朝阳大学毕业的2人,北京清华大学1人,四川大学毕业的1人,云南大学毕业1人。
 
    民国时期,军校毕业的9人。其中广东韶关讲武堂毕业1人,中央军校毕业的3人,警官学校毕业的3人,战时训练团毕业的2人。
 
    抗日战争中的烈士4人:耿惠云阵亡于1937年“8.13上海战役”,党其昌阵亡于1939年“山西娘子关战役”,党永德阵亡于1940年鄂西“随东战役”,党永观阵亡于山西晋南。
    解放前,党家村的名人不少。
 
    明、清两代,考中举人、进士的5人,考中秀才的44人,几乎半数家户有功名之人。著名的人物当数党蒙,是清光绪丙子年京城殿试考中二甲进士,后又参加殿试,考中翰林院庶吉士。又一著名人物当推贾乐天,50岁上在省试中考中举人的,71岁兴办新学,任小学堂、女子学堂堂长,又创办《龙门报》。
 
    民国时期,走上仕途不计其数,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任要职的不下10人。较有名的是陆军中将副总怀念贾幼慧,任国民党33师参谋长后率部起义投入共产党阵营的党蔚文等。
 
    党恕轩  党家村始祖,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从朝邑县(后并入大荔县)逃荒来韩城党家村(东阳湾)定居。
 
    贾伯通  贾姓始祖,元朝顺帝末年从山西洪洞县来韩城经商。五代孙贾连与党姓联姻,连儿子璋于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移居党家村。
 
    贾翼唐  清朝乾隆初年到河南省南阳府郭滩镇经商,成立“合兴法”号,道光年间迁到赊旗镇经商,成为大财东。
 
    党德佩  与党景平到河南省南阳府瓦店镇经商,到儿子手发了大财。
 
    党  蒙  清朝光绪丙子年考中二甲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豫剧《党蒙办案》,唱的是党蒙在奉天(辽宁)惩办贪官,给其判了罪,但贪官翻案,民众又告,党蒙判贪官死罪,贪官愿退钱保命,党蒙说:“要头不要钱!”
 
    贾乐天  1835年生于党家村,50岁考中举人。1906年(清朝光绪32年)创办韩城第一所高小学堂,任堂长。辛亥革命后,创办韩城第一所女子学堂,任堂长。又创办《龙门报》,自任主笔。1917年(民国6年)去逝。
 
    党筵初  北京朝阳大学毕业,曾任镇嵩军某部团长。
 
    党德润  曾任北洋政府某部团长。
 
    贾幼慧  北京清华大学毕业,考取官费留美生,毕业于美国斯丹福炮兵专校,历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长、国防部外事局第一处处长、陆军训练副总司令、陆军中将副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
 
    贾幼明  四川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党中央政府审计部统计室主任。
 
    贾幼笃  云南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党台湾航业局处长。
 
    党蔚文  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十四期毕业,曾任国民党三十三师参谋长兼九十八崐团团长,1949年在湖南监利县率部起义,历任中南军大湖北军校军教处副处长、西安第一通校校务处处长、西北军区军训处编研室主任、西北军区行政管理处副处长,大校军衔。
 
    党治国  清华大学未毕业便被错划为右派,判刑二十年,发明凿岩机等,西安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著作有《理想信仰现实》等。
 
18、贾乐天怎样革新 
 
    贾乐天1835年生于党家村,50岁上才中了举人。
 
    他思想激进,锐意革新,热衷于兴办新学。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他与薛位等人创办韩城县第一所高小学堂,任堂长,兼任劝学所所长,督设乡村小学百处。辛亥革命后,他在韩城首倡妇女解放事业,在明伦堂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小学堂,自任堂长。他打破贯例,出任女教师教学,对学生除教国学之外,还讲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倡立“福女会”、“天足会”,号召妇女放脚。他说:“夫人先带个头吧?”刘班先说:“好!”首先用剪子剪掉长发,饰短发,便服,天足,被人讽崐为“鞑婆”,但他们却自以为荣,并规定自家女子不缠脚,男子不要小脚女人。他力倡妇女解放的行动,引起封建遗老们的反对,有人在县城四门贴书告示:“先杀薛位后杀官,再杀举人贾乐天”,但被他看后嗤嗤以鼻。他还创办了女子师范学堂,令其女儿静春、静贞和孙女秋清及亲友家十余名女子带头入学,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奇事。
 
    贾乐天还创办了《龙门报》,自任主笔,为兴利除弊大造舆论。韩城知县张瑞玑主编《韩城县乡士志》,邀他承担全书的润色和核定工作。他还大力培养有作为的青年,资助无钱上学的孩子,如樊厚甫、高会亭、张龙门、冯养浩、师哲等皆出崐其门下。
 
    1917年(民国6年)春天,他积劳成疾病逝。
 
19、门额都写了什么字 
 
    ⑴党姓祖祠门额:
 
    党姓始祖祠门额:党氏祖祠
 
    党二门祠门额:祖庙
 
    党蒙祠堂门额:党太守祠
 
    ⑵贾姓祖祠门额
 
    贾姓始祖祠门额:贾族祖祠
 
    贾二门祠门额:本源祠
 
    ⑶哨门门额:
 
    东哨门:旭日东升
 
    西外哨门:瑞聚层峦
 
    西内哨门:宏泌献秀
 
    ⑷党始祖祠前:平福门
 
    ⑸井头巷:汲福巷
 
    ⑹平福门南头西巷:六行巷
 
    ⑺西崖畔:勤谨和缓
 
    ⑻六行巷中:紫气东来
 
    ⑼小坡崖坡底东边:孝悌慈
 
    党家村八景:党氏迁来,初居窑洞;鸟瞰村宅,青砖洁净;百余院落,呈砖到顶;石铺巷道,雨无泥泞;文星高阁,雄伟笔挺;节孝石碑,砖雕玲珑;潺潺泌水,鱼游蛙鸣;村似扁舟,停泊河中。
 
20、家训的含意 
 
    在党红林买(原为宝鸡市副市长雷达天买的)四合院内,至今保存着两组家训,供游人观赏抄写。
 
    这家四合院东边厅房的两侧,砖刻着“四无”家训,一边“两无”。一边是:“无益之书勿读,无益之话勿说”;另一边是:“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人勿亲”。
 
    两边南北厢房的东墙上,与厅房砖刻字相对,又刻着两联家训。一边是:“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人的苦恼;居安乐之场,要知患难人的痛痒。”另一边是:“在少壮之时,要知老年人的心酸;当旁观境,要知局内人的景观”。
 
    为什么要将这两条家训镶刻在墙上教育后人呢?
 
    这其中有两件伤心的事情,值得党、贾两姓后裔警惕呢!
 
    第一件伤心的事,就是河南生意的衰败。这固然是有京汉铁路建成后赊旗镇水陆码生意萧条之因,但也有党贾个别后人过着花天酒地的公子生活,盲目委托他人崐经营之弊。自清朝咸丰年间分号之后,富足的党贾两家,在党家村盖了一座座四合院,乐极生嫌,认为商人地位卑贱,便将河南商号委托他人担任掌柜经营,无人监督生意之好坏,每年只凭千里捎来的一纸书信向东家交代,利润被他人私拿而去。所以,党、贾族人为吸取这一教训,在砖墙上刻了“无益之人勿亲”的警句。
 
    第二件伤心的事,就是前边“兄弟逃荒”中说过的,党恕轩兄弟乞讨要饭,其弟病饿而死的惨况,一代一代相传给党家后代,使其记住祖先这段心酸的历史。所崐以在砖墙上刻了“居安居之场,要知患能人的痛痒”!
 
    村中照壁上还有家训,如“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醉后失言醒时悔,健不保养病时悔。”又如:“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1、本田昭四是怎么一笑身亡
 
    1989年5月,日本工业大学工业博士、日本代表团副团长本田昭四先生,和日本九州大学青木正夫教授率领20余名日本专家学者,漂洋过海,来到党家村考察。
 
    本田昭四先生看着建于600年前的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蝉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哨楼、戏台等建筑,高兴地说:“啊!奇迹!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
    考察后,日本客人来到韩城宾馆,本田昭四先生仍心情激动不已,在会餐中高兴地多饮了几杯酒,不幸心脏病突发,一笑身亡!
 
    为了悼念这位弘扬并发掘党家村民居瑰宝事业而献出生命的日本友人,由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年轻的副教授刘克成设计,由本田昭四先生的生前友好捐资(折合人民币2万元),从福建制作的大理石,由市城建局负责,党家村村民施工的“党家村民居调查纪念碑”永久地竖立在党家村的村中!
 
    这座纪念碑由井台、石碾和党家村各户门前的上马石等图案组成,以花岗岩为装饰材料,庄重而古朴,显示出我国农村“乡田其井、出入相友、首望相助、同宗共祖”的自然生态,在直径约一米的石碾上深深地镌刻着四个篆体大字“民居瑰宝”,墙上镶着碑石写着402个介绍党家村,发展中日友谊的小字。
 
    纪念碑落成仪式上,本田昭四先生的遗孀和公子默默伫立,眼含泪光,告诉人们:“我要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党家村,记住党家村,来党家村观光旅游!”
 
    日本调查团团长青木正夫致词:“党家村不仅是汉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每户村民认识到自己居住房子的价值,要引进旅游,带动韩城经济的发展,司马迁在日本人心中是位圣人,跳龙门的故事日本人妇孺皆知,韩城开发旅游绝对有前景。”
 
    本田昭四一笑而亡,立起了中日友了的一座丰碑!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1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7 三秦游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18966730327